“十四五”天然气发展亟待破解三大问题

日期:2020-10-10  作者:
  他指出,当前通过市场净回值法制定的天然气门站价与可替代能源价格关联,并绑定天然气商品价格和管输服务费用。预计未来市场逐渐成熟后,门站价形式将被打破,“气气竞争”将成为天然气商品定价的主要形式。
 
  市场格局中的新角色、新定位
 
  改革也意味着利益调整。对企业来说,国家管网的成立为第三方准入提供了基础条件,行业不同环节的企业有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和定位,从而抓住机遇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点。
 
  重庆燃气集团董事长王颂秋指出,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城市燃气行业拓宽资源采购渠道、参与国家长输管道的投资和建设、加速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不过,天然气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有行业人士曾分析指出,首先是气源不足,上游供气企业要力保自己的下游销售,因此可能会优先保障其市场拓展的需要和直供客户需求,城燃企业则可能会面临增量天然气供应的不确定性。其次,季节性调峰用气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调峰用气根据市场行情波动,“保量、不保价”“不保量、不保价”等情况将常态化。企业不再是原来的单一气源“顺价模式”经营,随着气源价格,运输价格的多样化,而政府对下游燃气价格管理趋严,气源价格波动有可能得不到及时梳理,经营风险增加。
 
  可以看到,城燃企业已开始着手改变其传统运营方式、经营理念,加快产业升级。目前多家城燃企业正在形成以天然气销售为主,以综合能源和增值业务为代表的新业务引领的城市燃气企业多元化发展道路。
 
  王颂秋认为,“城燃企业应作为引领者,立足城镇天然气供应产业,不断拓展行业边界,协同其他能源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快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
 
  同样承载着市场化改革使命的天然气交易中心也推陈出新助力改革。目前,国内已先后在上海、重庆建立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今年6月,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也获得挂牌批复。几大交易平台将发挥市场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形成反映天然气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更好地引导国内天然气生产和消费。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裁王伟介绍,该中心已推出了现货协议、挂牌、竞价等交易方式,并具备根据会员需求灵活设计开发交易系统、交易方案的能力。他认为,在未来,要支撑市场化价格形成的“气气竞争“,市场价格基准体系应是多点构成的有机整体。川渝地区产销储共存、多条主干管道汇聚,有打造陆气多点价格基准体系的优势。在不断提高市场活跃度的基础上,形成及时、准确、全面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承受能力的价格信号。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底部二维码

地址:辽宁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16号甲  电话:024- 25801520  传真:024-25801522  版权所有:沈阳水泵研究所 2005-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辽ICP备06007912号-1  沈阳网站建设:思勤传媒提供全程网络策划